時逢《南巫》誕生一週年,鞍馬勞頓,遠征歐陸。
回望去年,疫情下不眠不休趕製,電影終在8月8日完成後製呈交。猶記老師叨念:「一旦完成,就讓作品去流浪找觀眾吧!」應驗電影漂泊定律,從象嶼下山行腳,恰逢一年,來到74屆盧卡諾國際電影節。
4月,接獲策展人信息,提及作品非 “世界首映” ,似乎是“超齡”和不符“資格”了,但最後仍有幸入選參展。當時看著國內節節上升的確診,思前想後,已議決與前來召喚的影展邀約,緣鏗一面。臨近7月,策展人急迫地私下 “慫恿” ,會否改變注意?結果被他一句 “我們希望你代表馬來西亞過來吧!” 而打動,隨即遵照當地嚴謹入境程序,從指定疫苗接種、隔離、篩檢、健康評估,週轉整整一個月,才順利踏上遠程。
今年盧卡諾,馬來西亞個別有一部電影、一部短片和一部企劃案參展,可惜主辦方僅僅能贊助一名導演旅費,無法讓劇組成員成行。原以為又寂寂一行,由於蔡寶珠參演的電影和短片都同時入選了,她跟製片說,不要緊我自費過來!。《南巫》在這裡順利完成兩場首映,她一旁苦笑:“這趟耗費2萬塊呀 !幸虧老公省吃儉用了一年,肯贊助我過來!”
抵達第三天,身上攜帶兩個時差,手機時間是瑞士、左手的手表卻保留馬來西亞時間,每日依時查看確診數據,免不了還是在異鄉倒抽一口氣。
映後,歐洲觀眾最好奇、提問最多的:「We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Datuk Kong !」瞬間,拿督公的名字,渡海到歐陸。電影人,雖不是騫旗上陣的運動員,然而映前播報導演國籍身分之際,我們的名字,總會心繫家國,泉湧隨行。